罪恶之家:人性的悲哀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拍电影最在乎的是是否能赚钱,是否好看、是否有内涵似乎都不再是制作者的最关心的了,连BBC都已经不再是质量保障,幸好普里斯特利是。作为英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普里斯特利在1946年创作的这出戏剧,与《捕鼠器》《黑衣女人》并成为伦敦西区三大名剧。 这部《罪恶之家》或者叫《巡官登门》,是BBC推出的20世纪精典文学电影系列的第二部,改编经典勇气可嘉。据说今年春节黄百鸣有部贺岁片叫《神探驾到》也是根据这个剧本改编的,当时以为是个烂片没有看。改编自话剧的电影不少,波兰斯基的《杀戮》、《穿裘皮的维纳斯》,奥斯卡提名的《八月:奥色治郡》,话剧剧本改编的电影格局小,转场少,主要靠演员的演技支撑起所有的戏剧冲突,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电影可以更多的用画面来交代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精简台词。 回到这部电影。遵循了话剧剧本一贯的尿性,戏剧冲突十足,作为一部电影,可能会觉得剧情设计过于巧合,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订婚宴上,一个自称为侦探的不速之客,为了调查一个普通女孩自杀案件而来,咄咄逼人的问询下,父亲、母亲、未婚夫、女儿、儿子一个个的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提取出了一件把这个女孩逼上绝路的事件,而侦探一步步抽茧拔丝,全都发生在一间屋子里,有限的空间使戏剧张力进一步加剧。 人性是太复杂的东西。这个家的人除了儿子挪用公款外,全都没有触犯法律,也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儿,更多的是冷漠、自私,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漠不关心,把一个年轻女孩逼上绝路。当知道悲剧后,以父亲及准女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更关心的只是爵位和名声。当准女婿意识到每人看的照片可能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不仅是为了逃避良心的惩罚,更让这个悲剧具有普遍性。而最有悔意的儿子指出,应该让战争来惩罚这个冷漠的社会,暗合了即将到来的一战。其实即使是在当下社会,也不乏这样的悲剧。 而Goold,更像一个灵魂、先知,或者说上帝,他冷眼旁观女孩一步步走向死亡,他逼迫每个人看到自己的冷漠、贪婪、自私,等待他们的是灵魂的审判,人性的劣根性暴露无遗,让上帝都绝望。